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协会的名称: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协会。
第二条 本协会的性质: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从事水产畜牧业养殖、农业种植、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非营利性联合组织,属全区行业性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协会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发挥协会在行业管理、服务、协调等方面的特有作用,积极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促进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推动行业资源整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和行业的整体利益,推进全区水产畜牧产业扩张升级,为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助力。
第四条 本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本协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第五条 本协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登记管理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等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 本协会的办公场所:南宁市东葛路163号绿地中央广场B3栋721室。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协会的业务范围: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咨询、技术咨询;农业规划咨询;农产品溯源;会务会展策划;农业品牌策划;农产品检测;农业培训。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水产畜牧业的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会员单位实施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二)调查研究国内外水产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为政府制定行业政策、法规、规划以及本协会会员发展等提供咨询和建议;参与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
(三)协调会员与会员、会员与行业、会员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组织推动企业和行业间的技术、经济合作;
(四)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会员与行业诉求,及时掌握和协助解决行业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五)推动会员单位全面实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做到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全覆盖、可监控、可追溯。
(六)参与制定、实施畜牧行业行为规范,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倡导诚信经营,打击伪劣产品,保护产业信誉,营造良性竞争的行业发展环境,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七)组织推动企业和行业间的技术、经济合作,创办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养殖、加工、营销实体;
(八)为会员向国内外、区内外批发市场、超市、连锁店、机关、学校食堂推荐、批发、销售产品;实施差异化销售,做品牌,做高端,达到优质优价的目的,为企业做大做强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营养的农产品服务。
(九)协助会员进行项目包装、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
(十)承办政府及其他机构委托办理的事项。
第三章 会员
第八条 本协会的会员种类:单位会员、个人会员。
第九条 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协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协会的意愿;
(三)必须是从事水产畜牧业、农业种植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加工、经营、科研教学、技术支撑的单位;
(1)养殖、种植企业要求:原则上是广西无公害农产品获证企业,产品必须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真实准确,做到产品生产全过程、全覆盖、可监控、可追溯。部份在生态养殖模式上有新突破,其生态养殖模式为我区重点推广模式的养殖企业。
(2)加工企业要求:所加工产品必须是无公害农产品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履行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相关手续,加工过程实现全程监控,产品有检验合格证,有二维码,可追溯。
(3)经营企业要求:所经营的产品必须是无公害养殖企业或会员养殖产品,必须有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相关证明,鲜活产品必须带标上市;加工产品必须有可追溯的二维码。
(4)技术支持单位:必须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或加工企业需要的教学或科研单位;必须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软件或硬件研发单位,其研发产品应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者与区级水产畜牧管理部门有过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合作;
(四)必须实施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全覆盖,可追溯,可查询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严格实施产品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实施“挂标上市”;
第十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1)提交入会申请书;
(2)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3)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一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协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的活动;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二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协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协会的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协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本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三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四条 会员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一)有严重违反本章程行为的;
(二)触犯国家法律,受刑事处罚的;
(三)个体言行对本会名誉造成重大损毁的。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五条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责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监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制订或修改本会会费标准;
(六)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七条 凡是有换届选举事项的会员代表大会,会前15天理事会必须对会员代表资格和人数进行确认,并经监事审核。凡选举或修改章程的,均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其他表决事项,可采取举手表决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 会员代表大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制定会议纪要,并由监事签名确认,会后向全体会员公告。
第十九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三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换届筹备工作主要内容是:
理事会负责换届选举的组织筹备工作,并成立换届筹备小组,提前三个月以上开始落实换届选举的各项筹备工作。
换届筹备小组成员3名,由理事会确定,组长一般由会长担任,会长不便担任的,可以由副会长或秘书长担任,具体工作由秘书处负责。
换届筹备小组应在充分征求会员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换届工作方案,提交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监事负责监督换届筹备工作。特殊情况下,监事可根据章程要求,督促召开理事会成员会议票决产生换届筹备小组负责人。
第二十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第二十一条 理事会由理事组成,理事由会员代表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具体选举办法由会员代表大会确定。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理事会应当对决议形成会议纪要,并由会长和监事签字确认,会后向全体理事公告。
第二十五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二十条第一、 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
第二十六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七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八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组织协调能力强,在业界有较大影响,群众基础好;
(三)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九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三十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三年〔最长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三十一条 本会会长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如因特殊情况需由副会长或秘书长担任法定代表人,须经理事会2/3理事表决通过应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方可担任。
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二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参与有关重要活动。
第三十三条 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三十四条 为加强内部监督机制,本会设立监事,监事任职条件与正副会长、秘书长相同。
本会理事、秘书长、财务人员及其亲属不得任监事。
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
(二)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疑和建议,并可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
(三)监督本会领导成员工作,对严重不称职的领导成员,可提请理事会予以罢免;
(四)监督本会的财务管理。有权提请常务理事会对本会的开支情况进行审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五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六条 本会按本《章程》规定收取会员会费。会费标准的制订或修改,由理事会提出,经会员代表大会半数以上的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方可生效。
第三十七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八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九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一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进行财务审计,并向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提交由具备资质的会计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第四十二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三条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险和福利待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四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四十五条 本会章程修改,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六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七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八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四十九条 本会经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五十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经2020年5月18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对协会章程进行修正表决通过。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
第五十三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